探寻两国更多合作机遇 第五届中新商务理事会会议在新西兰举行
因此要做到网络安全必须要求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安全运营体系自主可控。
复旦大学近思讲坛和吴征铠化学奖的举办和设立得到了雅本化学和化学系1989级校友蔡彤的大力支持。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报告中,莫尔纳尔教授介绍了单分子29年来的发展历程,单分子作为光学纳米探针在超分辨显微镜、结合PSF工程进行3D超分辨成像和示踪以及在单生物分子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当天下午,莫尔纳尔教授与化学系学子们进行了深入交流。目前,莫尔纳尔教授主要从事固体、液体和蛋白质等体系中单分子光谱成像及量子光学,金属纳米天线等纳米光学,三维分子追踪和超分辨率成像等领域的交叉研究。莫尔纳尔教授在报告中向师生们传达着科研理念,做科学研究要勇于突破思维限制,利用自己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他鼓励大家不要迷信权威,要勇于开拓未知的学术领域。当有同学问及成功的重要因素是什么?莫尔纳尔教授表示:首先要有一个好的点子,然后努力工作一步步解决问题。
同学们积极向他请教了关于学习、科研、工作等各方面的问题,都得到了精彩的解答与指点。1981年至1995年,在IBM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Almaden的研究中心担任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针对药物入脑难题,该工作相关成果为可治疗脑部疾病(如脑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脂质体药物设计提供新思路。
基础医学院占昌友课题组与药学院陆伟跃课题组前期利用逆序-异构(Retro-Inverso Isomerization)技术设计获得了稳定型多肽分子,其酶稳定性大大提高,且保留受体结合活性,介导脂质体药物的靶向递送(Mol Pharm 2014, 11 (10),3261-8、Angew Chem Int Ed 2015,54:3023-3027和J Control Release 2015,218:13-21)。基础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官娟和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沈庆博士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占昌友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药学院陆伟跃教授、钱隽副教授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楼美清主任医师参与了该项研究期间,马斌还带领大家参访了中国—中亚研究中心。两校学生工作者和学生事务管理人员齐聚一堂,汲取创新经验,深入开展中哈两国教育科研合作。
授课和讲解帮助大家理解哈萨克斯坦在一带一路版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对哈萨克斯坦乃至中亚地区的非凡意义。通过理论学习与实地参访,双方与会人员对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思考,为双方开展进一步的学生工作交流、人文交流和深度合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2018年7月初,复旦大学与哈萨克斯坦国际科教中心共建的中国-中亚研究中心在阿斯塔纳揭牌,中心将以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为目标,通过合作科研、培训、交流等方式为中哈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该中心是复旦大学第四家海外中国研究中心,也是第一家在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中建设的复旦海外中国研究中心,是中哈两国教育合作深入发展的尝试。据悉,近年来复旦大学不断深化与哈萨克斯坦的教育合作。
课程因地制宜,邀请哈萨克斯坦国防和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蒂莫尔•沙伊莫戈诺夫(Timur Shaimergenov)、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随员弓妙奇、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马斌、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研究生商学院教授崔志坚等多位专家学者授课,主题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副校长Kadisha Dairova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复旦师生就部分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热烈讨论。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教师,人才工程队员及港澳台学生近40人参加活动。
学生工作专题研讨中,复旦大学代表系统展示了校园风貌和浓厚的人文底蕴,人才工程一期、二期队员就辅导员制度、学生园区建设、学生社会实践与挂职锻炼制度、学生社团与活动等与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学生工作同行互动交流。7月16日,由复旦大学和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举办的一带一路暨中哈学生工作研讨会在一带一路 首倡之地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开幕。
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代表从学校园区建设、学生帮扶、学生社团等多个方面对学校学生工作体系进行详细介绍。围绕一带一路主题,复旦大学尝试在纳大开设实践课程——一带一路的现实图景:以哈萨克斯坦为例实景教学。
分组讨论中,双方就青年志愿者工作、创新创业工作、学生社团工作等对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2017年7月,复旦大学和包括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在内的单位联合主办全球治理创新青年设计大赛,32国青年聚首哈萨克斯坦,以新能源与可持续基础设施为主题开展相关学习交流2017年7月,复旦大学和包括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在内的单位联合主办全球治理创新青年设计大赛,32国青年聚首哈萨克斯坦,以新能源与可持续基础设施为主题开展相关学习交流。据悉,近年来复旦大学不断深化与哈萨克斯坦的教育合作。授课和讲解帮助大家理解哈萨克斯坦在一带一路版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对哈萨克斯坦乃至中亚地区的非凡意义。分组讨论中,双方就青年志愿者工作、创新创业工作、学生社团工作等对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地参访,双方与会人员对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思考,为双方开展进一步的学生工作交流、人文交流和深度合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代表从学校园区建设、学生帮扶、学生社团等多个方面对学校学生工作体系进行详细介绍。
两校学生工作者和学生事务管理人员齐聚一堂,汲取创新经验,深入开展中哈两国教育科研合作。课程因地制宜,邀请哈萨克斯坦国防和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蒂莫尔•沙伊莫戈诺夫(Timur Shaimergenov)、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随员弓妙奇、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马斌、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研究生商学院教授崔志坚等多位专家学者授课,主题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复旦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教师,人才工程队员及港澳台学生近40人参加活动。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7月16日,由复旦大学和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举办的一带一路暨中哈学生工作研讨会在一带一路 首倡之地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开幕。2018年7月初,复旦大学与哈萨克斯坦国际科教中心共建的中国-中亚研究中心在阿斯塔纳揭牌,中心将以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为目标,通过合作科研、培训、交流等方式为中哈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期间,马斌还带领大家参访了中国—中亚研究中心。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副校长Kadisha Dairova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围绕一带一路主题,复旦大学尝试在纳大开设实践课程——一带一路的现实图景:以哈萨克斯坦为例实景教学。学生工作专题研讨中,复旦大学代表系统展示了校园风貌和浓厚的人文底蕴,人才工程一期、二期队员就辅导员制度、学生园区建设、学生社会实践与挂职锻炼制度、学生社团与活动等与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学生工作同行互动交流。
复旦师生就部分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热烈讨论。该中心是复旦大学第四家海外中国研究中心,也是第一家在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中建设的复旦海外中国研究中心,是中哈两国教育合作深入发展的尝试
会后,双方举行了省校实习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吉林省与国内著名高校人才合作暨新招录选调生座谈会当日下午,许征一行赶赴此次调研的最后一站黑龙江,与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就人才培养、实践育人等合作事宜进行了会谈交流。
黑龙江省与复旦大学关于省校人才培养合作调研座谈会近年来,复旦大学与山西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在人才培养输送合作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赴三地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也呈总体增长趋势。会上,许征代表学校及10所高校领导共同与吉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凯签订了《省校人才合作框架协议》。省校实习实践基地签约仪式20日上午,许征一行赶赴吉林长春,与国内11所著名高校领导一同参加吉林省与国内著名高校人才合作暨新招录选调生座谈会,吉林省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出席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景俊海主持会议,吉林省有关领导、相关部门及2018届全体新招录选调生参加了座谈会。次日,调研组一行还与哈尔滨市及教育、人才部门的负责同志进行了会谈交流。
巴音朝鲁书记对全国著名高校的优秀毕业生表示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吉林振兴发展的高校表示感谢,希望优秀年轻干部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贡献力量。7月18日至21日,校党委副书记许征赴山西、吉林、黑龙江三省开展选调生及校友工作考察调研活动,走访看望选调生和校友,并与三省省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商洽加强校地人才培养、推动选调生及校友工作等事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改进选调生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校地双方将继续深化协同育人,完善优秀毕业生定向招录、优秀人才合作培养、校友关怀工作机制,开创招才引智合作新格局,为党和国家培养输送更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新时代复旦人。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马晓明对许征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详细介绍了黑龙江的省情及人才工作,热切希望更多的复旦优秀学子到黑龙江干事创业。座谈会前日,许征一行还召开了我校在吉工作的部分校友座谈会。